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 育种人占成果收益比例提升20%

育种人占成果收益比例提升20%

发布时间:2016-07-28 点击次数:4227

  “要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今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
  早在2014年,农业部会同科技部、财政部实施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以体制机制创新助力科技创新。试点两年来,越来越多的种业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应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尝到了改革的红利、创新的甜头。
  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其核心正是通过改革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张皮”、成果转化“肠梗阻”、企业科研“能力弱”等问题。此次改革也因其涉及范围广、攻坚难、涉水深,而被业内称为具有破冰意义的“小岗村”实践。
  为什么改?不能让科研成果锁在铁皮柜里
  农业是关乎治国安邦的基础性产业,而种业,是农业领域科技含量最高的基础环节,是基础中的基础。
  好种子是科学家育出来的,背后却是科技研发能力的强力支撑。几年前,美国品种“先玉335”在中国布局十年一朝发力,短短几年时间,抢占了东北玉米种子市场的半壁江山;反观民族种业的科研现状,最贴近市场的种子企业,其创新能力非常薄弱,科研院所的成果被束之高阁,成为“锁在铁皮柜里的成果”。
  如何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如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让种子企业成为种业创新主体,成为当前种业科研体制改革中亟待突破的瓶颈......
  “要突出良种培育这一核心任务,建立科企紧密合作、收益按比例分享的产学研联合攻关模式。”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种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方向一语中的。
  为推动种业科研体制改革,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要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接下来,改革措施进一步落地。2014年10月24日,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种业科研成果机构与科研人员权益比例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玉米改良中心等4个中央级科研教学单位,开展种业科研成果机构与科研人员权益比例试点工作。
  一场种业科研领域的“小岗村”实践拉开了序幕。
  怎么改?从“依法赋权”到“阳光运行”
  “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是种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关键。”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对科技人员实行成果赋权,是激发创新活力的最有效手段。”
  “依法赋权”,对科学家在成果中所占的比例划出了最低线,而且这个最低线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标准。按照《关于开展种业科研成果机构与科研人员权益比例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植物新品种权中,科学家占有比例不低于40%,在育种材料中比例不低于60%——而当时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仅原则性地规定了一个“不低于20%”的比例。
  “这无疑是政策上的一大突破。而40%和60%之间的差别也体现了一种导向:越是育种创新链上游的创新成果,科学家所占收益比例越高,这就鼓励了种业的原始创新。”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局长张延秋说。
  2015年,王德森所在课题组培育的“中麦875”和“鄂麦170”两个品种获得转让费121万元,其中60%直接分配到个人。王德森作为参与者之一,所占收益占这60%中的5%,分到3.6万元。“搞育种研究的多一些,为研究服务的也能分到,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更有奔头了!”他说。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副主任徐明良考虑更多一些,对于他的团队专利转让费达到500万元,他说:“最主要的是有制度保障,学校有政策保障,这个收入是合理合法的,心里踏实。”
  作价合理的成果转让和许可,确实可以激励科研人员。然而比起“一锤子买卖”,以科研成果向企业作价入股的股权激励,则更长久,也更稳固。
  中国水稻研究所在以“鄂香1号”品种作价入股到湖北中香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胡培松等部分具有处级以上领导身份的科研人员,作为成果完成人享受到股权激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部分具有室主任身份的科学家将可到企业从事兼职技术服务。
  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决定了科研成果的产出率,而科研成果能否顺畅转化走向生产,还需要一个阳光下的运行平台。2014年8月13日,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正式运行。两年来,进场成果快速增多,累计签约完成成果交易200多项,成交金额3亿多元,其中试点单位成果40多项、交易额近亿元。
  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上公开透明的挂牌交易方式,减少了“给点好处费,就便宜卖了”的私下交易,也为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和科研成果顺畅转化提供了第三方保障。
  难在哪儿?对“权益激励”的“分类管理”
  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留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对科研人员进行物质激励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已是共识,但现实中“权益激励”的政策藩篱却难以突破:非党员领导干部可以享受“权益激励”政策,通过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形式持有股份,这本就无可厚非。但很多有能力的科研人员同时也是党员领导干部,他们是否也能享受,如何享受呢?这还需要相关政策法规来规范管理。
  在该情况下,农业部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提出了“分类管理”的试点办法:根据科研人员有无党政领导职务和相应职权大小划分为四种类型,明确每种类型科研人员相应持股兼职等政策。制度设计让成果完成人放心地享受国家激励政策,“分类管理”机制在4家试点单位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认可。
  打造我国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升级版,既离不开科研单位,也离不开种子企业,而科研人员由科研单位向种企流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人才流动起来,创新活力才能真正释放。
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通知》中提出:科研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征得单位同意,可以兼职到企业等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或者离岗创业,在原则上不超过3年时间内保留人事关系,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离岗创业期间,科技人员所承担的国家科技计划和基金项目原则上不得中止,确需中止的应当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办理手续。
  科研人员在依法流动和享受权益的同时,不至于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而科研单位自身生存发展却与科研人员流向企业产生了一些矛盾。
  “科研人员,尤其是骨干,都流向企业,为企业服务去了,我们科研单位怎么生存?非科研人员的待遇降低了怎么办?基础性研究哪还有人搞?”这也许是改革推进过程中,科研单位领导们最头疼的问题了。
  为此,改革试点提出“三个不能”原则,即改革中基础研究不能“改弱”,职工收入不能“改少”,单位实力不能“改小”;要求权益分配兼顾成果完成人、转化人员及科研单位利益;确定不同类型成果权益分配比例时,越是基础性成果比例越高,要求不低于60%。
  成效如何?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
  经过两年探索,种业权益改革这片“试验田”也在实践中受到了检验,金灿灿的收成为改革成效做了最好的注脚。
  在成果赋权的藩篱被突破之后成效显著:
  1、科研人员从“要我创新”转变为“我要创新”,“赋权”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2、试点单位在推进改革试点工作的同时,基础性研究同步加强。
  3、改革试点让一大批科研成果流动起来。国家种业科研成果交易平台启动两年来,申请进场的科研成果快速增长,数量已经过万。
  4、科企合作更紧密,也是改革试点的亮点成效之一。
  种业权益比例改革受到种业科技工作者的拥护,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并将改革的理念和经验写进了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中:
  2015年国办发59号文件提出,“在总结完善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
  创新仍在路上,改革未有穷期。
  在这场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改革探索中,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创新驱动发展的种业强国之路愈加清晰。 


推荐产品更多>>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22 https://www.tpy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联系电话: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传真:0571-86059660
备案号:浙ICP备090836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1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