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海南,金色的稻田波浪翻滚,南繁“大军”群雄荟萃。
这两天,在三亚市师部农场的南繁水稻基地内,某公司的育种研究员曾庆魁正等待着4月底新一轮的收割。严格筛选良品,是他把关品质的关键。“我们要观察每一个材料,从外观、抗性、品质上综合考察,结合其实用性进行筛选淘汰。”曾庆魁说。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柯用春说,一个新的农作物品种的选育一般需8至10代。在内地,冬季不能从事大田科研生产,一年只能完成一代,而在海南南繁基地,一年可以完成2至3代。通过南繁进行新品种的鉴定、品种试验、亲本扩繁,大大加快了优良新品种推广的步伐。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海南种质资源多达数十万份,其中有水稻种质资源592份,籼亚种253份,粳亚种296份,全国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品种有80%经过南繁。每年南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超过12万亩,种子出岛产量近3000万千克,可生产粮食超过100亿千克。
据了解,2015年出台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专门划定了26.8万亩适宜南繁科研育种的区域,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用途管制。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表示,南繁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没有南繁,中国的农作物品种状况是不可想象的。
据统计,全国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约70%经过南繁,涉及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近30种。
据介绍,南繁是指南繁育制种,是利用海南冬春季能够满足种植物周期生长繁殖的独特气候条件和生物资源,从9月至翌年5月,进行农作物品种选育加代、适应性观察、种子鉴定评估、扩繁和种子生产等活动。“只要是做水稻育种的,都会到南繁加代。”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南繁育种已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如今,每年中国29个省(市、区)的700多家单位到海南开展南繁。

“种业硅谷”打造中国饭碗
发布时间:2017-04-19 点击次数:4559
推荐产品更多>>
-
环控型植物生长表型分析系统
托普环控型植物生长表型分析系统可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应用于种子发芽、育苗、植物组培和栽培、微生物培养、昆虫、小动物的饲养、药品抗氧化试验及物品的环境试验;产品广泛用于农业科学、生物工程、医学研究、水产、畜牧等领域。
- 直链淀粉测定仪
- 手持式土壤重金属检测仪
- 种质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
- 数显糖度计
- 果蔬呼吸测定仪
- 植物病害检测仪
- 土壤ph测定仪
- 作物冠层分析仪
- 小型砻谷机
- 转基因品种快速检测仪

最新案例更多>>
-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托普云农助力湘湖实验室植物智工厂种出“智慧菜”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植物智工厂无...
- 人民日报聚焦|托普云农科技赋能,吴江智慧农场实现“数据种地”
-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托普云农助力湘湖实验室植物智工厂种出“智慧菜”
- 走进国家级油菜夏繁基地,感受科技赋能蓬勃动力
- 高标案例丨托普云农助力逊克打开黑土地丰产“密码”
- 高标案例丨托普云农助力善琏镇农田“数智”升级
- 海宁马桥:在万亩良田有你看得到的未来
- 打造“育种加速器”,托普云农携手南繁研究院共建种业创新中心植物舱
- 育粮种,满粮仓丨托普云农助力博白建设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
- 托普云农助力绿色农田建设,探索萧山乡村未来
- 图像拍拍就能对农作物虫害了如指掌,托普云农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