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记者王希 王宇)国家统计局8日公布数据,今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总产量62143.5万吨(12428.7亿斤),比去年增加1440.8万吨,同比增长2.4%。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份农业生产经营户的抽样调查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全面统计,今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340.5千公顷(170010.7万亩),比上年增加617.9千公顷,同比增长0.5%。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每公顷5482.9公斤(365.5公斤/亩),每公顷比上年增产97.8公斤,提高1.8%。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侯锐认为,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稳定了农民的种粮收入预期,同时一些地区调减棉花和夏收油菜籽种植面积,扩大了玉米等粮食种植面积,是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约221亿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6.9%。”侯锐表示,农业气象条件良好、灾害较轻,高产作物面积增加,农业科技支撑有力以及农业生产措施得力是粮食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
2015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侯锐解读粮食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12428.7亿斤),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288.2亿斤),增长2.4%。其中,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3340.5千公顷(170010.7万亩),比上年增加617.9千公顷(926.9万亩),增长0.5%。全国粮食作物平均单产每公顷5482.9公斤(365.5公斤/亩),每公顷比上年增产97.8公斤(6.5公斤/亩),提高1.8%。
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支持力度,及时下拨2015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补贴资金,稳定了农民的种粮收入预期。二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由于种植棉花、油菜籽等费工费时,比较效益较低,一些地区调减棉花和夏收油菜籽种植面积,扩大了冬小麦、玉米等粮食种植面积。如江淮部分地区棉花播种面积减幅接近30%。因播种面积扩大而增产粮食约67亿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3.1%。
粮食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业气象条件良好,灾害较轻。去冬今春以来,粮食主产省大于10℃积温、降雨量、累计日照时数普遍高于上年。虽然南方部分地区阶段性强降水、北方部分地区一段时间出现干旱等造成局部灾害,但全国农业气象灾害总体较轻。二是高产作物面积增加。2015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993.2千公顷(1489.8万亩),增长2.7%,拉动全国粮食单产提高1.3个百分点。三是农业科技支撑有力。2015年,各地继续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良种繁育和测土配方推广应用,免费为1.9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四是农业生产措施得力。特别是在部分地区发生灾情后,多部门联动合作,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约221亿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76.9%。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综合

2015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 粮食总产同比增长2.4%
发布时间:2015-12-09 点击次数:5094
推荐产品更多>>
-
环控型植物生长表型分析系统
托普环控型植物生长表型分析系统可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应用于种子发芽、育苗、植物组培和栽培、微生物培养、昆虫、小动物的饲养、药品抗氧化试验及物品的环境试验;产品广泛用于农业科学、生物工程、医学研究、水产、畜牧等领域。
- 直链淀粉测定仪
- 手持式土壤重金属检测仪
- 种质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
- 数显糖度计
- 果蔬呼吸测定仪
- 植物病害检测仪
- 土壤ph测定仪
- 作物冠层分析仪
- 小型砻谷机
- 转基因品种快速检测仪

最新案例更多>>
-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托普云农助力湘湖实验室植物智工厂种出“智慧菜”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植物智工厂无...
- 人民日报聚焦|托普云农科技赋能,吴江智慧农场实现“数据种地”
-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托普云农助力湘湖实验室植物智工厂种出“智慧菜”
- 走进国家级油菜夏繁基地,感受科技赋能蓬勃动力
- 高标案例丨托普云农助力逊克打开黑土地丰产“密码”
- 高标案例丨托普云农助力善琏镇农田“数智”升级
- 海宁马桥:在万亩良田有你看得到的未来
- 打造“育种加速器”,托普云农携手南繁研究院共建种业创新中心植物舱
- 育粮种,满粮仓丨托普云农助力博白建设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
- 托普云农助力绿色农田建设,探索萧山乡村未来
- 图像拍拍就能对农作物虫害了如指掌,托普云农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