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又到了蔬菜生产的旺季,种植结构调整的新要求也让更多农民的目光从种粮转向种菜。蔬菜生产既关系到农民的“钱袋子”,又关系到市民的“菜篮子”,如何做到提质增效、补齐短板、均衡供应?科研院所有“高精尖”,“土专家”也有好办法,本期为您一一介绍。
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700多名蔬菜产业从业者在山东省济南市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相聚,商讨如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探寻蔬菜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会场内外,有关蔬菜生产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模式等,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这里是第四届中国蔬菜产业大会的会场。5月19日到20日,由中国蔬菜协会、山东省农业厅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蔬菜产业大会在此举办。会上,农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张仲秋介绍,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持续发展,种植面积稳定在3亿亩以上,年产量在7亿吨以上,2015年蔬菜生产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约占10%左右。但蔬菜产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
看产业降成本、保安全成紧迫任务
来自山东省昌乐县的庵上湖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继斌说:“种菜是个精细活,不下功夫伺候不了,再加上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较多,因此生产成本较高。在蔬菜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和投入品成本占很大部分。我这次来参会,就是为了找降低成本的办法。”
“而且农药、化肥容易出现使用过多或不规范使用的情况,导致近年来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蔬菜协会会长薛亮说,“生产成本过高,质量安全难保,成为影响蔬菜产业发展的两个主要瓶颈,如何‘降成本、保安全’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张仲秋坦言,近年来,蔬菜价格年季间、季节间价格波动时有发生,也多次出现“菜贱伤农”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推动蔬菜产品均衡供给的同时,着力降低蔬菜生产成本。“十三五”时期,蔬菜生产要以降成本、补短板为主。特别是在当前农产品价格下行的情况下,要着力在调整优化结构上下功夫,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促进节本增效上下功夫,延伸农产品价值链。同时,蔬菜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全国蔬菜农药残留年度例行检测合格率已连续8年保持在96%以上,但由于蔬菜生产以分散农户为主,且品种多、种植和栽培方式多变,局部地区部分品种蔬菜质量安全问题还是时有发生。如何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是事关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降成本旧棚更新,省工超1/3
前不久,记者在“中国设施蔬菜之乡”寿光市采访时了解到,这里的农民推进了“旧棚改新棚”工程,新建成的第五代大棚长度普遍达到150米,宽度达到17~18米,高度可达7.5米,棚内面积在2500平方米以上,可达到旧式大棚的两倍。因为棚体扩大,棚内普遍用上了水肥一体化、自动放风、喷淋、小型机械整地、起垄、运输等设备和技术。得益于设施的改善和机械的应用,蔬菜生产用工节省了1/3以上,化肥投入减少六成以上,农药投入减少约九成。
“同样是种蔬菜,成本更低,产品更好,就体现了寿光的产业竞争力。”薛亮告诉记者。
在**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前,聚集了不少前来考察水肥一体化管理设备的蔬菜产业从业人员。“这项技术省工省水省肥,是现阶段降低蔬菜生产成本的主推技术之一。”公司技术经理袁国杰说。
据了解,围绕提升蔬菜生产机械化、设施化水平,降低蔬菜生产成本,本届蔬菜产业大会举办了专题论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等作了中外蔬菜设施装备的专题报告,与会代表还实地参观了蔬菜机械化起垄和移栽现场。
张仲秋说,设施化要与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等蔬菜自动化和智能化相结合,实现对温室灌溉、用肥用药等的精准管理,达到蔬菜生产的节本、高效、安全。此外,目前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据估算仅达到20%左右。相关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和蔬菜生产者应该加强协作,加快蔬菜机械的引进、研发和应用,尽快使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保安全“量身打造”防控方案
位于章丘市柴家镇的韭菜种植基地,应用了臭氧水溶液喷施、防虫网等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技术有效灭杀率达到90%以上,且无任何药物残留,增产率达60%。

我国蔬菜产业两大瓶颈亟待突破
发布时间:2016-05-31 点击次数:4873
推荐产品更多>>
-
环控型植物生长表型分析系统
托普环控型植物生长表型分析系统可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应用于种子发芽、育苗、植物组培和栽培、微生物培养、昆虫、小动物的饲养、药品抗氧化试验及物品的环境试验;产品广泛用于农业科学、生物工程、医学研究、水产、畜牧等领域。
- 直链淀粉测定仪
- 手持式土壤重金属检测仪
- 种质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
- 数显糖度计
- 果蔬呼吸测定仪
- 植物病害检测仪
- 土壤ph测定仪
- 作物冠层分析仪
- 小型砻谷机
- 转基因品种快速检测仪

最新案例更多>>
-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托普云农助力湘湖实验室植物智工厂种出“智慧菜”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植物智工厂无...
- 人民日报聚焦|托普云农科技赋能,吴江智慧农场实现“数据种地”
-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托普云农助力湘湖实验室植物智工厂种出“智慧菜”
- 走进国家级油菜夏繁基地,感受科技赋能蓬勃动力
- 高标案例丨托普云农助力逊克打开黑土地丰产“密码”
- 高标案例丨托普云农助力善琏镇农田“数智”升级
- 海宁马桥:在万亩良田有你看得到的未来
- 打造“育种加速器”,托普云农携手南繁研究院共建种业创新中心植物舱
- 育粮种,满粮仓丨托普云农助力博白建设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
- 托普云农助力绿色农田建设,探索萧山乡村未来
- 图像拍拍就能对农作物虫害了如指掌,托普云农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