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灭虫灯
本词条由托普云农农系设备网提供
杀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主要用于害虫的杀灭,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杀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主要用于害虫的杀灭,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灯光诱虫的原理:
成语“飞蛾扑火”形象描述了昆虫的趋光性。灯光诱虫技术就是利用生物的趋光性诱集并消灭害虫,从而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灯光诱虫专门诱杀害虫的成虫,降低害虫基数,使害虫的密度和落卵量大幅度降低,从而减轻和避免害虫对人、对农作物的直接危害或传播病害。各种病虫害都有一定的防治标准,当病虫指数在防治标准以下则无需用农药防治。
关于少数杀虫灯生产企业产品介绍中的说法:“杀虫机理是运用光、波、色、味四种诱杀方式杀灭害虫。”“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黄色光源,性信息等原理设计”,是不科学、不准确的!不是故弄悬虚,就是缺少基础物理知识!“光、波、色”实质都是波,光和色都是波在不同振动频率时的表现,不同的色也都是不同振动频率的光波。至于“频振式杀虫灯”的运用于“性信息”原理,完全是子虚乌有!而且,灯光只能诱虫,不能杀灭害虫;杀灭害虫还必须配套其它杀虫部件。
科学使用方法:
几亩田的农户用杀虫灯会把别人田里的害虫引到自己田里来;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杀虫灯下1m半径范围内虫量会增加;过去,对此局部地区进行农药防治,解决问题。现在,采用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农业集成技术,完全不存在此问题,而且还能显著提高综合效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种养结合和灯光诱虫配套生态农业集成技术,解决了杀虫灯科学使用方法问题,提高杀虫灯使用效率、提高杀虫灯使用的综合效益。种养结合技术是能显著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生态农业的基本技术。我国稻田养殖有悠久的历史,并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水田养殖(稻田、藕田……放养鱼、虾、蟹、鳖、蛙、鸭),旱田养殖(包括树林、果园、桑园、菜园……放养禽类、蛙类等)能显著提高综合效益,有很多成功实例;各种种植业与适宜的养殖业相配套,一般种植业能保持原经济效益,与其配套的养殖业产品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都能有1000元/亩左右,甚至更高的利润。而且在农业生产环境放养食虫、食草动物,既是科学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区域的生物产品种类和总产量,也是对生产区域内的植物进行病、虫、草害生物防治,实现种植业生物防治与养殖业生产结合。
种养结合技术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在大面积生产中推广应用,研究其原因主要是:种植业生产防治虫害使用化学农药是种养结合技术推广的主要障碍。与种养结合技术配套,科学使用杀虫灯,排除了推广应用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技术的障碍,杀虫灯诱集的害虫直接喂养放养的食虫食草动物,很自然地解决了杀虫灯下害虫相对集中的问题;实现种植业物理防治与养殖业活饲料收集喂养结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杀虫灯使用效率、提高杀虫灯使用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