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农业部的最新消息显示,今年我国夏粮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夏粮总产可达2800亿斤。夏粮在高起点上缘何能够再获丰收?夏粮获得丰收的同时,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哪些积极进展?
夏粮“稳定器”压稳全年经济“舱”
麦收刚结束,颗粒已归仓。
“根据农业部门预测,今年尽管农业气象条件出现一些阶段性不利因素,但夏粮总产仍然可以达到2800亿斤。与历史上最高的去年相比,大体持平,总体上仍是一个丰收年。”韩长赋指出,从夏粮产量具体构成因素来看,一是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预计夏粮面积4.14亿亩,其中冬小麦面积3.39亿亩,均与上年基本持平;二是单产略有减少,专家分析,冬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呈现“一减两增”态势,亩穗数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增加。
韩长赋分析指出,今年夏粮生产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区域布局更加集中,二是专用品种比例提高,三是节本增效显著。
专家指出,这已经是夏粮的第十三个丰收年,与以往相比,今年的丰收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这既是在超强厄尔尼诺影响,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下取得的丰收,更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下,在粮食‘调结构、转方式’中取得的丰收。”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晓山指出,夏粮丰收让农业“稳定器”再次压稳了全年经济的“舱”,为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再获丰收源自四大因素
在高起点上,夏粮再获丰收,来之不易,背后有哪些推动因素?
韩长赋分析指出,今年夏粮再获丰收,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的助推因素。“一是政策给力,继续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保持价格稳定,继续安排15亿元小麦 ‘一喷三防’补助资金,稳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二是设施改善,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提高了抗灾能力;三是科技到位,特别是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科技水平稳步提升;四是抗灾有效,集成集中推广了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播后镇压、 ‘一喷三防’等主动避灾技术。大力开展病虫统防统治,防治及时,效果显著。”韩长赋说。
与此同时,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中,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特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出改革生力军的作用,这是今年夏粮生产呈现出的一大趋势。
“我所经营管理的3300亩小麦,通过精量播种、测墒补灌、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控、全程机械化等措施,实现了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本的效果。”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陈堡村三兴家庭农场农场主范海宝说,这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性更高,发挥生力军作用的原因所在。
农业结构调整释放积极信号
去年,我国玉米临时收储价格定为1元/斤,比前年每斤降低0.11~0.13元,使不少玉米种植户收入下滑。由此引发疑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不会给农民增收带来负面影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夏粮生产呈现哪些积极的亮点?
“今年的夏粮不仅获得了丰收,而且同时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也呈现积极进展。”韩长赋指出,今年夏粮生产的实践证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要改得到位,就能促进农民增收。
前不久,山东省惠民县孙武街道夏粮已全部颗粒归仓。今年,这个街道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里的600亩有机野旱麦不但实现了增产增收,品质也得到了稳步提升。
“这个历时14年研发出来的新品种虽然每亩产量只有900来斤,但价格却是普通小麦的2~3倍,直接为农民增收60余万元。”惠民县孙武街道农技部门负责人说。
孙武街道夏粮生产并非个案。在今年的夏粮生产中,小麦结构调整势头向好、成效显现。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介绍,今年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强筋小麦面积比重达到小麦种植总面积的23.5%,一批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被广泛推广。
“当前,做好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既要做好减法,也要做好加法。”韩长赋表示,从春夏播情况看,今年玉米面积调减趋势明显,特别是“镰刀弯”地区的玉米面积调减较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和实地督导调查,预计今年全国玉米面积调减3000万亩以上,大豆面积增加超过800万亩,杂粮面积增加超过 800万亩,饲草及青贮玉米面积增加超过600万亩。

夏粮再丰收,原因几何
发布时间:2016-07-02 点击次数:4659
推荐产品更多>>
-
环控型植物生长表型分析系统
托普环控型植物生长表型分析系统可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应用于种子发芽、育苗、植物组培和栽培、微生物培养、昆虫、小动物的饲养、药品抗氧化试验及物品的环境试验;产品广泛用于农业科学、生物工程、医学研究、水产、畜牧等领域。
- 直链淀粉测定仪
- 手持式土壤重金属检测仪
- 种质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
- 数显糖度计
- 果蔬呼吸测定仪
- 植物病害检测仪
- 土壤ph测定仪
- 作物冠层分析仪
- 小型砻谷机
- 转基因品种快速检测仪

最新案例更多>>
-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托普云农助力湘湖实验室植物智工厂种出“智慧菜”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植物智工厂无...
- 人民日报聚焦|托普云农科技赋能,吴江智慧农场实现“数据种地”
-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托普云农助力湘湖实验室植物智工厂种出“智慧菜”
- 走进国家级油菜夏繁基地,感受科技赋能蓬勃动力
- 高标案例丨托普云农助力逊克打开黑土地丰产“密码”
- 高标案例丨托普云农助力善琏镇农田“数智”升级
- 海宁马桥:在万亩良田有你看得到的未来
- 打造“育种加速器”,托普云农携手南繁研究院共建种业创新中心植物舱
- 育粮种,满粮仓丨托普云农助力博白建设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
- 托普云农助力绿色农田建设,探索萧山乡村未来
- 图像拍拍就能对农作物虫害了如指掌,托普云农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