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南省在土地整治上下功夫,实施“土地整治1+N”行动,将土地整治与生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发展高效农业等相结合,推动土地流转和农村耕地的“三权”分置,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的全面小康注入新活力。
煤矿沉陷区变身田园综合体
站在永城市城厢乡冯寨村天成生态园瞭望,平整土地上的各种蔬菜生机勃勃。洼地改造成的片片水塘里,鱼儿欢跳,鸭子成群。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煤矿沉陷区,房屋倾斜,很多土地泡在水中。
2014年开始,永城市对这一区域进行大规模土地整治,并结合城镇化,将沉陷区的村庄整体拆迁,村民从危房中搬到了6个新建安置社区。实施挖塘培土,将沉陷严重的地块挖成鱼塘,挖出的土垫到沉陷较轻的地块。通过土地整治和老村庄拆旧复垦,耕地反而新增3600余亩。
土地整治后,城厢乡根据群众意愿,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将土地全部流转,发展高效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占地3700亩的天成生态园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
城厢乡党委书记王灿说,通过土地整治,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民变市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低效农业变身高效农业,一、二、三产业得到融合发展。
土地整治为现代农业铺路
正值小麦抽穗季节,遂平县和兴镇的田地里麦浪翻滚。村民说,今年的小麦长得整齐好看,是高标准农田整治的结果。
原来,当地一家面粉企业需要2万亩地种植强筋小麦当原料,遂平县采取“私人订制”的办法,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后实施高标准农田整治,再整体流转给企业。
河南省土地整理中心主任杨新民说,土地整治将耕地集中连片、推动土地流转,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奠定了基础。河南省也因此涌现了邓州孟楼模式、遂平模式等一批农村土地改革的典型。
如今,孟楼模式和遂平模式影响越来越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如火如荼。借助土地整治,我省正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土地整治1+N”在行动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土地整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农业、农村、农民在土地整治中发生着巨变。
“土地整治+乡村旅游”,小乡村变成休闲度假村。长垣县赵堤镇大浪口村通过土地整治,将村庄建成一个集民俗、游乐、瓜果采摘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村。
“土地整治+脱贫攻坚”,贫困村脱贫摘了帽。永城市顺和镇大李庄通过土地整治,贫瘠的土地变成高标准农田,去年实现脱贫摘帽。
“土地整治+乡村振兴”,贫困村有了支柱产业。南乐县西邵乡寨里村整治沙土地1万亩,全部种成莲藕,种藕成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处长李中伟说,如今河南省正掀起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潮。“十二五”以来,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322.17万亩,到2020年将确保建设6369万亩、力争建设7420万亩高标准农田。未来,将继续致力于实践“土地整治+”新理念,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来源:大河网

河南“土地整治1+N”打造现代农业新引擎
发布时间:2018-05-07 点击次数:4114
推荐产品更多>>
-
环控型植物生长表型分析系统
托普环控型植物生长表型分析系统可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应用于种子发芽、育苗、植物组培和栽培、微生物培养、昆虫、小动物的饲养、药品抗氧化试验及物品的环境试验;产品广泛用于农业科学、生物工程、医学研究、水产、畜牧等领域。
- 直链淀粉测定仪
- 手持式土壤重金属检测仪
- 种质资源库信息管理系统
- 数显糖度计
- 果蔬呼吸测定仪
- 植物病害检测仪
- 土壤ph测定仪
- 作物冠层分析仪
- 小型砻谷机
- 转基因品种快速检测仪

最新案例更多>>
-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托普云农助力湘湖实验室植物智工厂种出“智慧菜”作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植物智工厂无...
- 人民日报聚焦|托普云农科技赋能,吴江智慧农场实现“数据种地”
- 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托普云农助力湘湖实验室植物智工厂种出“智慧菜”
- 走进国家级油菜夏繁基地,感受科技赋能蓬勃动力
- 高标案例丨托普云农助力逊克打开黑土地丰产“密码”
- 高标案例丨托普云农助力善琏镇农田“数智”升级
- 海宁马桥:在万亩良田有你看得到的未来
- 打造“育种加速器”,托普云农携手南繁研究院共建种业创新中心植物舱
- 育粮种,满粮仓丨托普云农助力博白建设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
- 托普云农助力绿色农田建设,探索萧山乡村未来
- 图像拍拍就能对农作物虫害了如指掌,托普云农怎么做到的